2024中国涂料行业总体保持稳定,涂料主营业务收入为4089万吨,同比上升1.56%,总产量为3534.1万吨,同比下降1.6%。涂料行业处于高质量发展变革的关键期,产业链体系与下游汽车、船舶、新能源、电子、建材等行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,对高端树脂、颜料等原材料需求增长迅速。其中,铝颜料作为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颜料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,年复合增长率近6%,预计2025—2026年间,年均增长率更可达8%。铝颜料的产业发展,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值得分析和思考。
1 铝颜料在国民经济产业中的重要作用
铝颜料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、高遮盖力及耐腐蚀性能,是现当代工业体系中重要的功能性材料,被广泛应用于汽车OEM涂料、建筑材料、船舶防腐涂料、塑料包装材料、印刷油墨等产业领域,拥有广泛的市场空间。
此外,铝颜料以其特殊的性能正在加速赋能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,例如,新能源汽车领域,轻量化铝颜料应用于电池外壳涂层和车身涂装,提升能量密度与耐腐蚀性,契合新能源汽车减重增效需求;3C电子级智能设备领域,纳米级铝颜料用于手机、平板等外壳,平衡金属质感与信号传输性能,推动消费电子设计创新;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领域,耐高温铝颜料应用于飞机涂层,满足极端环境下的耐腐蚀与热反射需求,支撑高端制造国产化进程。
2 中国铝颜料市场现状
铝颜料在中国起步晚、技术弱,20世纪90年代以前,中国市场上基本看不到国内铝颜料品牌的身影,以德国爱卡、舒伦克、美国星铂联等进口产品为主,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才渐渐有所改观。据统计, 2023年我国铝颜料产能为5.78 万吨左右,预计到2026 年市场消费量可达到近7.5 万吨。
近年来随着汽车、消费电子等产业的迅速崛起,铝颜料市场需求快速增长,使国内产能和品质快速提升,且逐渐摆脱对进口产品的强依赖,进口额不断下降,出口额不断提升。出口增速方面,2018-2022年间中国铝颜料年均出口量在4500 吨左右,2022年达6000吨,预计2024-2030年间,中国铝颜料出口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.5%;进口方面,进口增速呈逐年快速下降趋势,目前,铝颜料的中低端市场已经全面被国产化替代,高端市场虽仍被国外品牌引领,但少数国内铝颜料头部企业如内蒙古旭阳、长沙族兴、章丘银箭等,已在逐步打破国外品牌独占的局面,如旭阳的水性铝银浆、彩铝等产品在市场上已很受认可。
3 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助推关键原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
以汽车产业链为例,2024年,我国汽车产量累计完成3128.2万辆和3143.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.7%和4.5%,国内机动车保有量达4.53亿辆,其中汽车3.53亿辆。根据以上数据核算,汽车涂装市场在OEM涂料、修补涂料领域市场需求总量近100万吨,对应高端铝颜料市场需求非常大,非漂浮型铝颜料、水性铝颜料和电镀银等需求近2万吨。然而,这巨大的市场,目前仍以进口产品为主。
国内品牌要想在高端铝颜料市场做到替代,必须要在水性化、功能化、彩色化、环保化、稳定性等方面综合发力,通过人才、资金等方面巨大投入,着力于高端产品研发,实现品质化、规模化的生产。这一趋势也让行业资源不断向龙头企业集中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4 年中国铝颜料预计6万吨的市场中,内蒙古旭阳新材料1.5万吨、章丘银箭0.8万吨、长沙族兴0.6万吨,三家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50%左右。这种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不仅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行业竞争梯度,更能在保证头部企业稳定效益的同时,促进相应企业技术能力、品牌力等方面的快速攀升。
4 铝颜料产业发展趋势
铝颜料通过多样化的分类满足不同下游场景需求,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材料的环保性、美观性、功能性。随着技术进步,铝颜料在高端制造和绿色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将持续强化。
绿色发展趋势。根据我国工业涂装领域低VOCs源头替代工作推进要求,传统溶剂型涂料将被水性涂料、无溶剂涂料、高固体分溶剂型涂料、粉末涂料等环境友好型产品逐步替代。经特殊处理的水性铝颜料,适应于水性体系、无溶剂体系,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和长期储存稳定性等特点,逐步成为市场新宠。
纳米化发展趋势。在汽车、电子3C等工业涂装领域,对涂层高光泽要求下,纳米级铝颜料应用广泛,镜面效果极佳。
功能化发展趋势。铝颜料通过表面改性,结合自身特性,可实现高耐候性、耐高温、导电、抗菌等特殊性能;通过片层形状及空间排列控制,可实现哑光、半哑光、金属质感等不同颜料功能性,适应于各产业领域颜料需求。
5 铝颜料产业未来发展展望
铝颜料通过基础支撑、创新驱动、绿色转型和产业协同,深度赋能涂料行业高质量发展,融入国民经济核心领域,成为工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关键材料。未来,随着水性化、纳米化技术的深度突破,其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强化,为涂料行业高端领域国产化持续赋能,相关领军企业通过技术领先赢得市场空间和竞争力,这样的企业也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民族企业。